本篇文章3566字,读完约9分钟
在中国汽车市场降速的大背景下,各方面的矛盾开始显现。
在推进中国汽车发展方面,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汽车企业品牌的旗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突围的民营公司的代表。
但是,吉利高歌猛进、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存在值得反省的问题,其中,与整车公司吉利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备受瞩目。
由“10万+”引起的波纹
事追溯到今年8月吉利发布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营业收入达到53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归属母企业净利润为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
这条新闻在国内垂直汽车网站“Gestalt”发布后,本应该受到高度赞扬,但令业界震惊的是,在这一瞬间“10万+”的文章的撰写区,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吉利的投诉成为主流,引发了业界的不满。
一些供应商认为吉利获得的部分利润来自供应商的货款,但由于供应商的价格持续下降,大的高质量供应商不敢合作,长时间以来供应商降低了零部件质量,劣币驱逐良币,吉利整车
盖特·每日快报公众号复制消息的截图
当然,也有人认为,产品结构不断探索,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企业的价格管理也越来越高,没有技术、质量、规模特点的公司只有不断被淘汰,整个领域的秩序才能得到改善。 好的零部件公司通过不断吸收这些淘汰公司的份额,加强与主机厂的交流,提高地位。
盖特·每日快报公众号复制消息的截图
随着事情愈演愈烈,吉利方面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9月16日,不愿具名的吉利零部件供应商高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
“事件发生后,吉利要求供应商们删除在各个网站上的评论。 如果不删除,在影响未来和吉利合作的同时,供应商也不得对外发表任何同样的言论。 ”
9月17日,与供应商问题相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吉利相关人士求证,答复如下。
大家都根据合同工作。 零部件公司也必须分解主机厂的价格压力。 在价格压力下寻求技术进步有利于整体领域竞争力的提高。 未来吉利整体方向没有调整,继续优胜劣势,继续以规模和增量控制价格。 但是,比较情况进行微调。
“案例”是指对信息表达有误解的供应商。
“如果信息传达不顺利,双方没有真正理解或误解对方的战术意图,我们会进行调整。 ”
上述吉利人强调。
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世界上销售规模最大的单一市场,但中国与汽车强国相距甚远,首要原因是零部件这个“坎”还没有发展。 因为人们认为在这个行业只有自主零部件很强,中国的汽车工业很强。
股价今日( 9月18日)从吉利汽车) 0175.hk )上午7 )下跌至13.7港币,年内累计下跌近50%。 下午盘子上涨,到收盘下跌幅度为3.94%。
此前,摩根士丹利将吉利汽车定价下调一半至10港币,调整前定价为20港币。 评级从“与大市同步”降至“减产”。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称,由于库存问题和价格战加剧,对吉利汽车的看法出现了负面变化。
吉利的“超常规”迅速发展的背景。 。 。
这两年,吉利以超常规的速度迅猛发展,不仅成功地创造了外资企业品牌和合资企业品牌统一中国汽车市场的局面,中国自主企业品牌也同样可以取得优异的快速发展业绩。 当然,其背后与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战术安排密不可分。
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吉利汽车的销量达到了76.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4%,达到了年销量158万辆的48.5%。 领克企业品牌中,领克01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达到5.2万辆。 吉利方面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产品组合,即高利润车占有率高,经济规模提高。
但是,事件往往具有“两面性”,在销售额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吉利汽车帝国也在迅速扩张,收购和整合的动向屡见不鲜。 但是,由于规模的扩大需要很多现金流量,所以以自身的“体量”作为谈判的筹码,压低供应商的报价,拖欠供应商的货款成为维持现金流量稳定的手段之一。
上述吉利零部件供应商告诉记者如下
“汽车是一个非常重视现金流的产业。 现在,吉利以“开设两家公司”的方式对待供应商。 也就是说,一个供应商拿到吉利项目后,通过研发、制造为吉利供货。 但在一年内,吉利将物色另一家供应商。 这个供应商不需要研究开发,只负责制造。 那样的话,第二家公司的报价会更低。 如果第一家供应商要继续和吉利合作,第一家供应商就需要降低价格,吉利要求的降价幅度为15%
与此不同,吉利采取不同的形式。 供应商交货前,双方签订货款协议。 其中有主机厂的付款时间。
在供应商供货期间,吉利拖欠付款数月至一年,在此期间要求供应商降价,如果不下降,则继续拖欠。 供应商们不想失去吉利这样的大客户,所以只能不断谈判,但不会按照合同起诉。
在业内人士看来,供应商提起吉利诉讼的结果不仅是失去了吉利这样的大客户,还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更不利于供应商的迅速发展。 因为用法律方法处理这个不会成为供应商们的优先事项。
更重要的是,供应商前期为吉利项目投入产能设备和研发,比较弱的供应商只能等待吉利的款项结算。
供应商的“无能为力”
根据目前国内零部件公司的迅速发展,整体稳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销售额为373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0%。
据相关统计,国内现有零部件公司总数超过10000家,规模公司不足6000家,民营公司和外资公司分别占49.25%和22.20%的较大比重。 股份制公司、国有公司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因其技术、资本方面的特点,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产业中,稍微国内一点的零部件公司成为吉利这样规模比较大的供应商,就会尽量满足主机厂的各种要求。
但是,选择主机工厂也是一种学习。
“(/S2 ) )其实在汽车领域拖欠货款不是个案。 只是现在国内大部分主机厂的问题不吉利不严重,而且一些业绩好的合资公司的退款很及时。 当然,也不排除主机厂拖欠货款有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等客观原因,但吉利的方法显然不是这样的原因。 ”
上述各位提到了。
对供应商来说,将交货中或已交货的产品降价20%以上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为供应商也有研发、运营、人才、材料等价格。
“现在,企业每月都会与吉利的借款问题进行比较,召开例会,寻找应对措施。 高管们也在继续进行吉利和协商。 参照其他主机制造商的方法,供货一年后与零部件供应商协商,降价5%到8%左右的同时,也提到了签署的合同。 ”
上述吉利供应商表示。
如何实现双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吉利的方法将潜在地支持大量低价零部件供应商,但这类供应商的研发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值得探讨,其支持不具有可持续性。 [/s2/]
一位长期研究零部件公司的行业专家认为,大零部件供应商有很多技术要求,同时会与整车公司一起进行研发。 吉利的这种方法不利于国内零部件公司的快速发展,同时零部件公司通过吉利的项目提高报价,应对吉利的“恶意”降低零部件价格。
吉利和供应商“剑拔弩张”的例子就是镜子,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无奈”和“纠结”应该让国内汽车企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在整个汽车市场降速的大背景下,问题解决得不好会引发更深的矛盾。
当然,从整车公司的角度来看,中国自主企业品牌溢价能力还很低,这几年,吉利只有在产品技术和质量上层层竞标,严格控制价格,才能给客户带来高价值感,与投入相比,吉利的利润不高。 未来吉利企业的品牌价值如何提升,保证公司能持续快速发展,都需要考虑。 供应商也需要用越级目标的理念赶上吉利的快速发展。
但是,从零部件供应商的角度来看,首先需要遵守“合同精神”,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价值成本。 不是只要求降价,而是要帮助供应商处理问题,帮助他们逐渐变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中国汽车之所以壮大,不仅是一个吉利强大的民族汽车企业品牌,还需要大幅提高国内零部件公司的竞争力。
其实,与中国动力电动的急先锋宁德时代的宝马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宁德时代成为汽车小区行业全球高科技公司,在德国建厂,向世界市场供应产品,这确实需要感谢他的合作伙伴华晨宝马。
整车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到底应该如何建立合理、可持续的关系?
9月15日,与某合资汽车企业品牌长期合作的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对记者说:
“好的整车公司会派遣专业的团队,帮助供应商持续提高。 例如精益生产。 我们在与整车公司合作的过程中,生产力至少提高了40%—60%。 而且,他们与供应商不仅仅是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而是以建立长期的战术伙伴关系为目标。 ”
当然,整车厂永远有降价的要求,但应该合理。
“签订订单时,双方一致认为每年应该降低多少价格。 这意味着供应商需要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生产效率不高,利润可能下降,竞争力下降,失去订单。 ”
上述供应商最后表示。
/ h/(责任: df075 )
标题:“劲爆!半年净赚66亿的吉利被曝严重拖欠货款!企业回应实情 股价大跌”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