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0字,读完约3分钟

据报道,利福国际( 01212 )申请分主板出售长达8个月,但终于上周四被香港证券交易所) 00388 )上市委员会拒绝,企业表示将上诉。 据悉,福侦察兵怀疑资产“房地产”含量不足,胎内死亡房地产业务上市大计。

上市委员会质疑业务性质

关于福利不动产的业务性质,上市委员会质疑说“福利本身就是百货商店股,看不到有充分不动产成分的业务分离。” 据媒体报道,利福提出分拆的业务不符合“地产股”的定义,是被拒绝的首要原因之一。 本港的拒绝上市申请去年有5宗,占每年82宗申请的6.1%。

“利福国际分拆地产上市触礁 业务性质被质疑”

利福并不是完全没有不动产事业的收入。 根据企业通告,利福在过去三年卖掉了项目中包括的沈阳地皮和天津百货公司,价格分别为5.4亿元和5.45亿元,分别盈利5,700万元和6,000万港元。 但这样的收入质疑了上市委员会维持企业持续业绩的能力。

“利福国际分拆地产上市触礁 业务性质被质疑”

内地百货店兼有租赁概念

事实上,百货店股兼具零售和租赁成分,是否为地产股存在一定争议,特别是内陆商场的规模与购物中心相差无几,其租赁面积(大部分为专柜)的收入性质如租赁股。 但是,目前大部分投行都将百货商店交给零售分解员进行研究。

“利福国际分拆地产上市触礁 业务性质被质疑”

利福表示不分割早就成为百货商店的不动产项目,情报相关人员将其分解。 即使利福定位为分成持续收入的百货公司,通过租赁股票上市,他也不能理解“哪个百货公司的收入大多来自于关联交易(来自作为股东之一的周大福)”。

“利福国际分拆地产上市触礁 业务性质被质疑”

利福上周五宣布不同意上市委员会的决定,认为决定的原因不合理,于是上诉至利福地产决定,要求上市(研究)委员会进行研究。 利福发言人对本报的答复是,除通告外没有其他补充和应对措施。

利福去年10月宣布拆分房地产业务时,让许多市场人士感到意外。 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相关业务的运营。 根据去年11月的通告,分拨资产为同年6月末净资产值的18%,即约15亿8300万元。 本报去年11月直击了利福的部分房地产项目,但青岛和哈尔滨商场空被搁置5年未见迅速发展。

“利福国际分拆地产上市触礁 业务性质被质疑”

大股东持股被迫下落75%,引发猜测

利福( 01212 )房地产分割失败,企业未来的去向备受瞩目。 据本报统计,从今年4月至今,利福反弹秘密回购1.98亿元,放贷后减少已发行股本,大股东兼董事总经理刘銮鸿股被动上涨至74.975﹪,为大股东持股上限的75%

被称为“细刘”的刘銮鸿去年突然增持了利福股份,一度引起了对私有化的向往。 截至去年11月28日,刘先生连续7个交易日一口气反弹3.29亿元,清理1,981万3000股股息福股,持股比例从73.47%增至74.5%。

但是,市场关注私有化,股价从17元水平上升到今年1月本市前21.25元,刘銮鸿也停止增收。 进入4月,股价下跌,轮到利福秘密回购,15次回购共计1,168.4万股,涉及1.98亿元资金。 最近一次回购是在6月5日,回购的84.3万股没有被注销。 这些股票注销后,即使刘銮鸿持股仍为12.4亿股,但由于已发行股票的缩水,其持股比例去年增加到74.5﹪(至74.975﹪)。

“利福国际分拆地产上市触礁 业务性质被质疑”

根据这一推算,如果利福回购54.95万股,全额放贷,刘銮鸿的持股量将增加到75%。 上市公司规定至少需要25%的公共流通量,如果刘銮鸿的持股比例超过75%,将出现三种可能性。 一个是低于75%水平的减持,一个是向香港证券交易所( 00388 )申请豁免,另一个是向小股东私有化。

标题:“利福国际分拆地产上市触礁 业务性质被质疑”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1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