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1字,读完约3分钟
6月,在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背景下,a股创下一时最低纪录,港股也有下跌的趋势。 恒生指数一度突破20000点,在此过程中,许多企业大量回购自家股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整理资料后发现,在香港大量回购自有股票的企业中,集中在商场零售、商业房地产等领域,香港房地产大鳄们纷纷增持自有股票。
百货商店引领回购热潮
虽然现金流充裕,发展前景迅猛,但受到电子商务和反腐败政策冲击的百货公司和商业房地产企业成为这股回购热潮的引领者。 6月间,金鹰商贸集团( 03308.hk )、利福国际) 01212.hk )、世纪金花) 00162.hk )、银泰百货) 01833.hk )等几家商场零售股票陆续回购。
香港本地百货股份中,利福国际于6月回购14天,每天支出在200万港币至1500万港币之间。 利福国际大股东是资本大鳄刘銮鸿,主席由郑裕彤担任。 此前,利福国际宣布,分割利福房产在主板上市的计划被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拒绝,集团和利福房产不同意该决定,也认为委员会做出决定没有根据,因此决定上诉,要求上市委员会研究该决定。
在江苏省主要经营商场零售业务的金鹰商贸集团,6月一共回购8天,每次消费在500万港币至2000万港币之间。 集中于西北地区零售商场快速发展的世纪金花,6月份也一共回购了14天的股份,每天的回购金额在199万港币到800万港币之间。 浙江经营的银泰百货公司6月共有5次回购,1次回购金额在1450万港币至2200万港币之间。
申银万国联合董事郑家华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大量回购百货公司股票,一方面有企业现金流入较多的因素,另一方面在此前中央反腐势头越来越大的背景下,由于系统性下跌,相关股票普遍下跌至低估值水平, 我相信目前提倡节约官员的情况将会持续下去,很多商场管理层看到未来没有太好的投资机会,在股价低的时候大量回购。
第一上海证券首席战略师叶尚志认为,商场零售股下跌不少,相信管理层已经跌到了应吸收的位置,投资价值也有可能从目前的水平开始浮出水面。
通过回购地产股票进行回购的情况很多
事实上,上述零售商场大多自身拥有大量商业地产,性质一定的类似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也是回购巨头。 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核心区域项目的soho中国( 00410.hk ),是这股回购大潮的先锋,6月份一共进行了18天的回购。 也就是说,几乎在6月的每个交易日都回购了自己的股票,回购金额每次都在1000万港币到3000万港币之间。 另外,香港本土的不动产企业联合不动产( 00056.hk )、合并实业) 00054.hk )、信和置业) 00083.hk )等进行回购。
郑家华认为,目前一些商业地产股回购股票,其实不仅仅是6月间,一直存在,许多企业认为目前可供选择投资的好项目很少。 这是因为要花大量的时间回购。 他认为,相比之下,目前香港房地产企业高管的增资是比回购更正面的消息。 例如,李兆基为恒基不动产( 00012.hk )、恒隆不动产) 00101.hk )的主要股东陈谭庆芬、新鸿基不动产) 00016.hk )的几个股东最近也在进行增资活动。 叶尚志认为,与增持相比,企业回购后减少股票流通数量,对股价推动作用更大。
(责任: df111 )
标题:“港股弱势 百货零售商业地产纷纷回购和增持”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