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6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拉动囤货扳机的投行和金属交易商确实如打官司者所说,囤积库存延缓交易,扭曲供需操纵价格,羊毛就会从羊身上出来,最终受害的必然是专业客户。

8月8日,星期四。 香港证券交易所( 388岁)旗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岁)一周内两次卷入美国诉讼,接受上诉请求。 投资银行管理相关的金属仓库利用lme规则,延缓交易时间。 买方为了加快提货,不得不支付额外的溢价,在铝罐饮料等的生产过程中不得不加重金属原料产品的制造价格。

“港交所旗下LME卷入金属操纵案 两投行被告囤铝坨”

嘉能可以一起被控告

扣下囤货扳机的投行(多收仓储租金)和金属交易商(人为期货水上拉升( contango ) arbi trago ) )如果确实如打官司者所说,囤积库存,延缓交易,扭曲供需。

本月2日,老毕已经就投行参与实际商品发表评论,文中引用了香港证券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个人博客上对事件的回应。

出乎意料的是,时隔几天,lme在美国提起诉讼,集体被指控违反反垄断法的投行,除了高盛之外,摩根大通也有所增加,从地区上最初诉讼的底特律蔓延到了第二个佛罗里达州。 虽然lme旗下的仓库不是直接运营的,但是设施采用规则是由lme制定的,伦敦金属交易所不能置身事外。 作为lme的母公司,香港证券交易所被拖下水也是没办法的事。

“港交所旗下LME卷入金属操纵案 两投行被告囤铝坨”

从事态的最新快速发展来看,除香港证券交易所因与lme的母子关系而卷入美国诉讼外,值得香港投资者观察的还有,从年11月开始挂牌的港英两地嘉能可( glencore xstrata,香港证券交易所编号805 )

每吨会贵20-40美元吗?

闭上监管机构的眼睛,这几年,看到金属仓库这个巨大的商机,通过不断收购,将投行商品业务的版图从期货、衍生工具的炒作,扩展到了与供给相关的现货仓库交易。 能看到投行的机会,站在商品市场最前线,眉飞色舞的企业嘉能可,能装作没看到吗?

“港交所旗下LME卷入金属操纵案 两投行被告囤铝坨”

嘉能及其主要竞争对手莱宝集团( noble group,曾一度在香港上市,转战商品交易市场后,开始在新加坡发卡()、trafigura、louis dreyfus等,从年开始在市场上挂牌。 铝制家庭在美国提起诉讼,将投行、lme和嘉能可“一网打尽”。 商品交易商的罪状是,和高盛、摩根大通自然一样,违反反垄断法,操纵价格。

“港交所旗下LME卷入金属操纵案 两投行被告囤铝坨”

老毕无法把握实际情况,也很难知道谁对谁错。 但是,从被告的正式应对来看,并非黑白,总是能看到一二。 这里提出两点,与网民讨论。

第一,原告指出,投行管理的仓库囤积导致美国铝金属价格每吨上涨20~40美元,约占目前每吨280美元的铝价格的一成以上。

换言之,由于仓库的行为,铝的价格比合理水平高出了每吨20美元到40美元。 对此,高盛公开回应是,铝价比2006年高峰下跌了4成,诉讼者是无稽之谈。

老毕认为,高盛的反驳就像开发商在楼价下跌四成,抛售“发型大厦”(编辑注:平台非常大、会所非常豪华、实用率非常低的香港大厦)的指控一样。 要知道的是,铝价、楼价自高峰时下跌四成,这可能都是铁的正常事实,但这并不是说投票没有按照原告的指示进行过,铝价处于比较合理的高价格水平。 同样,楼价从高峰下降4成,也不等于快速开发商不卖“洒水楼”。

“港交所旗下LME卷入金属操纵案 两投行被告囤铝坨”

高盛背后的逻辑是,如果这家银行从事原告所指的行为,铝价焉能在高峰级别降低四成吗?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铝的价格不可能比2006年下跌四成。 但是,除了在仓库囤积提高价格之外,铝价格上涨还有其他原因吗?

摩的漏了天机吗?

第二,至今未卷入仓库骚乱的投行摩根士丹利本周发表了一份详细分析lme库存和抽查情况的报告。 老毕感兴趣的不是解体本身,而是大摩在报告书中指出,随着独立仓储企业一家接一家被吞并,未被收购的独立设施经营者,到上个月为止只占lme仓库承运人总数的35%。 大摩指出,问题的根源是,lme轮调时间长,不能只怪投票,很少购买没有利益冲突的独立仓储企业。

“港交所旗下LME卷入金属操纵案 两投行被告囤铝坨”

这就等于,抑制仓库囤积提高价格,不仅是投行,包括嘉能可在内的大型商品交易商也很难承担责任。

那必须间接承认吗,原告说的不是谎话吗? 在美国还没有引起上官非的大摩,真的在帮同行说话吗?


(责任: df050 ) )。

标题:“港交所旗下LME卷入金属操纵案 两投行被告囤铝坨”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