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1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第一个李嘉诚
李嘉诚撤掉大陆房地产,卖掉屈臣氏的部分股份,卖掉亚洲集装箱码头等千亿资产后,投资人工蛋黄,印刷皮革,印刷牛肉。
他被投资者视为投资的风向标。 《中国公司报》记者梳理了这60年的投资轨迹,寻找其构建的日不落商业帝国的投资秘密。
李嘉诚的投资指南
李嘉诚曾经在英国《金融时报》上阐述了自己的投资标准。 “在决定优先地点的时候,有几个标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法律法规、可以保证投资的政治稳定性、宽松的商业环境和良好的税收结构,这些都是重要的特征。 ”
除大本营香港外,具备这样商业环境的北美是李嘉诚“启航”的第一站。 上世纪80年代,北美,特别是加拿大。 1974年5月,李嘉诚拥有长江实业时,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开辟海外投资之路。 除北美外,李嘉诚在欧洲投资,主要行业是通信、港口及相关产业。
关于大陆,1978年受北京邀请参加国庆典礼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李嘉诚才开始大陆投资。 1992年5月,长江集团在深圳成立合资的深圳长和实业有限企业。 1993年初,李嘉诚向外界宣布将转向扩大中国内市场时,国内项目已经占集团资产的25%。
过去十年来,李嘉诚一直在大陆投资暴利的房地产、商业地产、产生稳定现金流和耐周期的零售业,但在拐点到来之前,也不可避免地将这些资产高位抛售。 在以色列,李嘉诚从电讯到工业到高科技公司,都与以色列的高科技立国战术密切相关。 这几年,投资欧洲的逻辑在成熟的商业环境中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利机会。 这几年,李嘉诚收购了以白菜价格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准垄断”资产,如能源、通信、基础设施。
李嘉诚的精密投资
李嘉诚和长江集团二十多年来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导师、经济学家曾渊沧不同意李氏家族这几年加速“脱港入欧”的说法。 他认为,自长和关系成立以来,他的目标是建立多产业跨国集团,他们也确实实现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江集团的香港员工已经不到4万人,剩下的20多万员工遍布全球。 简言之,李嘉诚早就不是香港的李嘉诚和长江集团,而是世界的李嘉诚和长江集团。
看李嘉诚的投资地图,你不得不佩服那个精密的计划。
与黄埔的通信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走上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营的道路,从而充分延长了一个技术或产品的成熟期,从技术或产品的成熟期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价值。 众所周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企业利用这种差异来推出适应当地现实的技术和产品。 这意味着与黄埔先生的技术可以不经意且逐期在不同市场上宣传,其盈利期可以尽量延长。 本世纪初,在第二代手机技术gsm在香港和澳大利亚市场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黄”将在印度和以色列等手机普及率较低的新兴市场继续宣传gsm业务,以满足当地日益增加的顾客的诉求。
这种精密的投资哲学也体现在产业布局方面。 不同产业的经济周期不同,有黄埔下属7个领域,各领域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 例如,1998年至2001年间,1998年零售业务不好,基础设施和通信业务好; 1999年房地产和财务投资较差,但零售好转2000年零售、房地产、基础设施较差,但能源不错; 2001年的零售和能源比较差,但其他五个领域都很好。
李嘉诚和儿子的企业卖掉了多处中国本土房产,卖掉了屈臣氏的部分股权,卖掉了亚洲集装箱码头等近千亿的资产。
李嘉诚投资1亿8000万港币制作“justmayo”人工蛋黄酱; 西班牙信贷网站投资脸谱网投资; 投资在线漫画……
前卫科技的投资让李嘉诚成为了投资的“超人”。
(责任: df101 )
标题:“千亿撤资内地房产背后 李嘉诚投资密码新解”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