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6字,读完约3分钟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两者只是看问题的立场不同
李隈
“香港证券交易所是独一无二的地方,迅速发展人民币计价的商品交易产品,使投资者能够交易和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香港交易所( 00388.hk )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在媒体午餐会上表示。
但这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香港知名独立股东、香港证券交易所前董事大卫·; 韦伯最近在个人主页上发表了文案,说李小加犯了“常识性错误”。 韦伯认为,无论以何种货币进行交易,商品交易都只能对冲商品价格的风险,而不能对冲汇率的风险。
风险只是商品价格的变动吗?
韦伯认为,在商品交易中,无论用什么货币交易,风险都只是商品价格的变动,无论商品价格交易是美元还是港元、人民币等货币计价,投资者获得的利润都是相同的,不同货币计价商品的交易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影响汇率的波动。 例如,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与商品价格有很大的关联,其国际贸易与商品交易有很多关系,但商品价格与商品是以什么货币计价无关。
韦伯表示,目前市场投资者不热衷于人民币计价交易的股票,认为这是一种“迂回方法”,但香港投资者用可自由兑换的港元进行交易显然更为方便。 除非人民币能够完全自由兑换,同时成为可靠的交易媒介货币,否则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下去。
申银万国联合董事郑家华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说,韦伯和李小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商品期货合约以人民币计价居多,对国内公司来说可以减少汇率波动的烦恼,李小加有其道理网上所说的商品价格本身确实与其交易货币关系不大。
郑家华认为,人民币期货商品市场刚刚开始快速发展,流动性不如芝加哥、纽约、伦敦等市场,初期买卖价差也相对较大,对中国企业来说财务价格可能难以下降,对海外企业吸引力有限 如果未来人民币期货交易成交量足够多,买卖差价越来越小,流动性更好,则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中国公司的财务价格,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商品交易的迅速发展是否与“定价权”有关?
根据韦伯的建议,现阶段,香港证券交易所可以考虑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产品,包括汇率期货等,可以以港元或美元计价,这不需要参与人民币交易,这些产品在美国等地已经出现,
在此前的媒体午餐会上,李小加也表示,中国是众多商品的最大买家,但没有定价话语权,未来香港证券交易所将致力于吸引各地人才加盟,研究商品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但作为行政总裁的自己依然对商品交易了解有限
韦伯认为,中国确实没有对商品定价的发言权,但如果中国不这么大量购买商品,商品的价格将会略有下降。 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但商品交易所只是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在香港建立商品交易所并不是坏事,但并不左右中国购买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表示,理论上在香港建立越来越多的人民币商品交易产品有助于提高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但在交易量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很难与英国、美国等国竞争。 现在,中国国内很多公司在进出口业务方面各自为政,所以进口价格很高。 政府需要在进口方面与各大进口公司进行协调,统一与国际卖家谈判,在商品价格中拥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
标题:“韦伯反驳李小加:商品交易无法对冲汇率风险”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1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