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0字,读完约4分钟
杨昕韵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目前实行了近30年,本质是让港币成为美元的附属和扩张,通过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美元来维持港币的稳定。 和新加坡一样,香港也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只能致力于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结合各自的优势,两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新加坡根据自身的地理特点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仍然重视制造业,依赖高附加值的工业和新闻产业,制造业产值占gdp的25%左右。 客户也非常均衡,排名前三的客户马来西亚、欧盟、中国所占比例均约为10%。 与日本相似的是,不仅制造业发达,依赖制造业的服务业比重很高,对经济稳定起着很大的作用。 而且,新加坡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实现了收入的增加,使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所有这一切,新加坡都有条件地实行了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取得了成功。
香港完全不同。 随着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逐渐北移。 利用联系汇率制度的优势,结合香港的法制、金融、人才等特点,香港逐渐成为贸易和金融的中心。 近年来,内地经济快速发展,两地贸易往来增加,不少内地公司进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也有所扩大,帮助香港不断加强贸易和金融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联系汇率制度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在人民币国际化未完成、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作为美元扩张,港币发挥着金融市场的资金募集和贸易中介作用。 目前,香港对内地贸易占总数的50%以上,内地香港上市公司占港股总市值的50%以上,成为内地公司最大的海外融资中心和第五大贸易伙伴,以四大支柱领域为主的服务业占香港gdp的90%以上,
美元的地位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主导货币。 世界货币存款的60%、世界贸易结算的40%仍然依赖美元。 美元在这一段时间持续贬值,但依然稳定。 人民币在货币存款和贸易结算方面作用较小,如果国际化刚刚开始,急于脱离美元的联系汇率,肯定会影响香港经济目前的根基。
近十年来,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当地经济、贸易伙伴和金融市场过于依赖内地,经济、贸易和金融市场结构高度统一,受同样因素的影响容易同步发生同样的变动; 脆弱的制造业、发达的服务业、房地产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当地劳动力不能满足转型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弹性不足等,也引发了差距扩大的社会问题。
在作为金融中心的香港,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由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组成,占资金大部分的中长时间投资者持有各种金融产品。 短期内,如果投机资金对金融稳定产生较大影响,可以将此类资金用于维持汇率稳定,以保持市场对港币的信心,正如1997年发生的那样。 由于当地经济、贸易伙伴、金融市场结构高度统一的优势,港币与金融市场的交易货币即使分离,也会因同样的因素产生冲击,维持货币稳定所需的力量和资金没有本质的区别。
随着内地的高速发展,香港原有的劳动力竞争力特征逐渐削弱,收入增长放缓,贫富差距拉大,与希腊目前面临的困境相似。 在劳动力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希腊要么短期脱离欧元区,依靠自身货币大幅贬值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要么留在欧元区削减工资和各种福利支出来提高竞争力,但实际上国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下降了
因此,要应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的压力,只依赖货币政策的改变是不现实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提高香港劳动力的竞争特点来实现,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港币政策的转换也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任志刚最近的报告《港币体制的未来》提出了未来改变联系汇率制度的可能性,只能供各界进一步探讨。
要想改善工作,就必须先得到那个器皿。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香港的人民币化是大势所趋,但这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任何仓促的行动都只会适得其反。 (作者是第一财经(微博)频道驻香港记者) )。
标题:“香港近30年联系汇率制的得与失”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1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