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0字,读完约5分钟
像港股这样喜欢蓝筹股的市场并不多见。 机构投资者是港股主力,同时也是股价最重要的影响者,机构的投资目标仅限于被拆股师覆盖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基本等同于港股通的投资范围。 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和a+h股企业股。 机构资金在这数百股中周转,资金集中在恒生指数的50股。
即使是这样的市场,汇丰控股从2007年10月153港元高位一度下跌至33港元后,也没有人说“圣诞钟声,买汇丰吧”。 背后是银行股在香港股市的间接宠物损失。
内地拆师的普遍看法是,港股更喜欢银行股。 因为同一家银行,近年来h股价格比a股略有溢价。 这样客观的事实基础,拆师们很容易得出主流结论。
其实,很多香港机构的银行股配置没有达到标准装备。 根据恒生指数权重排行榜,前10大权重中有4席为银行股,金融股共有5席。 从权重来看,这四家银行股约占三成。 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 qdii )年报显示,许多机构在银行股配置中的占有率没有达到这个数值。 粗略地看一下表象,前十大重仓股中很少有银行股。 既然机构没有标配银行股,为什么H股对a股有溢价? 事实上,a股银行股被低估,h股银行股也被低估,但h股没有a股被低估。
港股总是和美股一起跳,与美股相比,港股呈现出多么明显的估值洼地。
最新股价显示,花旗银行的市盈率为17.2倍,富国银行为12.7倍。 (巴菲特以前在富国银行12倍的市盈率下进行增持)。 让我们来看看与港股相同的大银行的动态市盈率。 工商银行的h股是5.5倍,建设银行的h股是5.3倍,中国银行的h股是5.1倍,农业银行的h股是5.6倍。
上海港通不是很新。 对许多人来说,沪港通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流产的“港股直通车”的变形版。 “港股直通车”流产后,这几年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格国内机构投资者( qdii )、合格海外机构投资者( qfii )的批准额大幅增加,海外资金投资内地市场、内地资金投资香港市场,在现实操作中没有很大差距 在现实的语境下,例如在深圳,能够同时投资港股的人早就开设了港股账户。
但是,上海港通开放的时代还是不同的。 这是在限制严格的小范围投资目标、限额严格控制的口罩下,内地向世界开放资本市场、融入世界资产配置的先声。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建立上海与香港股市交易互联机制”是“着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帽子下的下一步改革措施。 开放显然不止上海港通。 这就是关注沪港通,国际资本打算加入的原因。
从qdii二季度的换股来看,沪港通带来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热闹,至少也体现在内地资金在香港投资的风格交换上。
和大陆一样,在香港上市的银行h股大多对a股有溢价,但由于对宏观经济、潜在放贷等问题的担忧,许多qdii的投资没有标配。 根据恒指所占权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为前十大重股,但多数基金在一季度报告的仓库中h股较少。
沪港通的出现,首先是改变银行股的命运,不仅a股低估值、折价的银行股被拉升,H股也备受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qdii等机构之所以积极配置银行H股,是因为股票本身的价值并不简单,权重大,影响指数,影响众多品种,以及存在对冲功能,这就是银行H股再次出现在众多基金重仓股名单上的原因。
这种投资风格的转变意味着,如果继续下去,香港股市还将面临更大空之间的更高挑战。 银行股是市场较大的权重品种,如果持续加息,将推动大市水涨船高,保持港股牛市氛围,维持牛市通道。 总体而言,银行股对港股的贡献还不够。 汇丰是大市之首,也是港股银行股之首。 很简单,现在的恒生指数需要从2007年牛市顶点上涨28%,港股龙头汇丰控股需要从2007年顶点上涨85%。
对a股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上海综合指数代表大盘在沪港通政策出台后再度回升,近期多次创年内新高,但与海外市场多次创历史新高、阶段性新高相比,沪指未能突破去年高点2444点,仍是盘中震荡的反弹行情。 以银行股为首的a股蓝筹股复苏,估值与国际水平一致后,将带来大盘的强劲突破,行情也将因反弹性质而逆转升华。
牛市的真正开放,需要有权力的股票上涨通道。 否则,充其量存在局部小牛市行情。 这种情况是否会出现还不知道,但要看资金方面的丰富,基本面的自信支持。 一时之间,港股银行股的再分配大范围增加,只能说是个好兆头。
qdii为了选择港股的特色品种着手小仓库,也是沪港通时代必然需要的小气候。 a股的特色品种预计也会受到部分海外资金的欢迎。 全球市场互通之路逐渐在大陆投资者面前展开,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时代已经到来。
(责任: df104 )
标题:“当沪港通推动银行股回归主流配置 才有真牛市”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