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3字,读完约5分钟
a股上市保险企业预计每半年公布一次,业内预计业绩将比去年同期超过预期。 但外资投行并未因此改变空看好内地保险业的方式,7月继续在香港股市抛售中资保险股。 据统计,今年以来,外资股东在香港市场减持了5亿股内地保险股。
控制内地保险股的再出售
在清算战术持股多年的中国平安股后,汇丰控股再次减少了业绩不差的人的保险金保险。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统一管理与内地保险市场的投资战略似乎是“进一步退出”。
香港证券交易所交易数据显示,7月2日,汇丰控股减持1万13939股,波动后持股比例从5.44%降至1.85%。 减持后,汇率控制明确表示“不再持有上市法团最低5%的股份权益”。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近两年来,汇丰控股集团的人保财险交易不活跃。 但近一个月来,汇率控制开始出现在人保财险的机构持股变动名单上。 综合计算这里汇出的人保财险减收和增资行为,汇丰最终净出售了7800万股人保财险。
根据人保财险6月份保费收入公告,今年前5个月,该企业原保费收入813.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2%,业绩稳定。 上半年中国内地金融保险业的一个积极变化是,《农业保险条例》将于3月正式实施,我国农村保险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许多金融保险企业正在兴起。 另一方面,由于人保财险进入市场很早,在内陆农业保险市场的份额一直在50%以上。
关于汇丰控股此时选择出售人保财险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新闻来看,汇丰控股很可能是出于自身的战术调整和资金诉求。 去年,在退出中国平安之前,汇丰控股集团频繁抛售世界各地的非核心资产。
小摩减产中国平安
7月9日,摩根大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减持274万股中国平安h股,总额1.34亿港币,该公司最新持股数降至8.99%。 香港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摩根大通除减少手中中国平安多头持股外,还将于7月以来通过大幅建立中国平安空持股来防范股权波动风险。
中国顺利抛售,摩根大通表示期待内地财产保险企业的业绩。 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摩根大通认为,目前内地寿险企业进入过渡期,相对来说,非寿险企业的保费增长预期较强,对人保财险给予了“增资”的评级。
事实上,摩根大通自7月以来,加码财险企业迹象明显。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资料,7月2日,人保财险主要股东摩根增资该企业1781万股,耗资约1.5亿港币,浮动后持股比例占5.1%。
从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外资机构在香港股市对内地保险股持续减持操作。 数据显示,今年外资股东在香港股市减持了约5亿股内地保险企业。 其中不包括未列入香港证券交易所披露手续的苏黎世保险对本保险的减持。 根据苏黎世保险集团最近的公告,该集团的苏黎世保险出售了已经持有的本保险9750万股的h股,覆盖约22亿港币。
一级市场外资股东撤出[/s2/]
目前,外资分享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成果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通过香港市场和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购买内地保险企业的股票。 二是在内地设立合资保险企业,取得保险牌照。 近年来,随着内地保险市场进入调整期,二级市场上各类投资机构纷纷减持,一级市场上外资保险股东也纷纷退出。
日前获悉,世界保险巨头荷兰国际集团( ing )将所持有的中荷人寿股份转让给了巴黎保险集团。 这意味着ing将完全退出中国保险市场。 目前,这笔交易正在等待保监会的批准。
一家外资保险企业高管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抛售亚洲业务是ing的战术,ing此次交易并不意味着看空内地保险市场。 但是,保险业确实是一个利润周期较长的领域,外资进入后,不仅要面对当地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还要承担母公司战术变更的风险,异地难以快速发展。
今年6月,美国健康保险巨头威庞( wellpoint )企业决定解散上海康众公司的服务有限责任企业,退出内地市场。 这传播了另一个信号。
上海康众是维朋在内地的合资健康保险第三方管理服务机构。 2007年,维朋期望通过这种方法进入内地健康保险,但5年经营进展不顺利。 目前,上海康众已经解散,但维朋寻找合作伙伴开办合资企业的工作还在进行中。
上述外资保险企业高管表示,新兴市场国家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健康保险在第三方管理服务机构的商业模式中不一定适合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保险市场增长潜力很大,目前也吸引外资机构带着新模式进入,但创新多伴随着失败,外资股东进入中国内地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
(责任: df064 )
标题:“外资机构7月继续看空内地保险业”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