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7字,读完约4分钟
由于ipo需要太多时间,许多急于构建融资平台的证券公司都要求向香港“借壳”。 近日,多家持有证券相关牌照的香港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潜在买家将谈判控股股东的股权。 相关人士表示,急于收购香港上市证券公司的“潜在买家”正是内地证券公司。
“金融证券”外壳资源不足
香港多个金融证券股近期股价频繁波动,搅动这“春水”正是“抛售壳的概念”。
敦金融6月19日宣布,与西南证券完全子公司西证国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后者计划以0.28港币认购企业新股12.40亿股,相当于扩张后股本51%以上。 执行时,西南证券必须根据收购规范提出强制要约,确认要约价格不低于每股0.543港币,不高于每股0.58港币。
推动壳牌出售的不仅仅是敦沛金融的证券公司。 事实上,南华金融本月9日表示,持有企业发行股份约59.38%的股东正在与潜在买家就股票出售进行初步讨论。 这项收购一旦执行,企业的控制权有可能发生变动,同时有可能引起强制性的全面收购。
同样拥有证券相关牌照的景福集团也表示,6月13日,几名潜在投资者正在谈判购买控股股东杨志诚置业所持47.98%的股权,但谈判仍处于初步阶段,未达成任何协议。
相关人士表示,近期香港“金融证券”壳非常受欢迎。 目前,多家内地证券公司通过金融中介与香港上市的证券公司接触,已经发布公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来咨询我们的人太多了,我们现在一定要看一下买方的资金说明再进行关联。 ’香港证券公司的人告诉记者。
内地证券公司打算通过并购构建海外融资平台
汇丰证券分析师岑智勇表示,今年香港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发行公司及保荐人的监管,4月正式实施的保荐新规对公司在香港的上市申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被查出募集文件误导了投资者,投行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上市申请的新股申请资料不齐全被退还时,保荐人和上市申请企业的名称一般公开,8周内不得提出申请。 这使得许多投行在“接受商业”时比以往更加谨慎,公司在香港上市相应地变得更加困难。 这是获得上市地位的另一种形式——借壳上市诉求上升。
“最近,在香港上市意愿最强的是金融证券类企业,所以‘金融证券’的外壳变薄。 岑智勇说。 信息显示,内地券商目前进行的融资融券、约定式回购等创新业务,都需要雄厚的资本金支撑,券商有补充资本金的强烈冲动。
“通过买壳可以早点获得上市的地位,但有了上市的地位,可以进行配股、供股等多种资本操作。 另外,上市后,公司有机会以低利率发债融资,这也能降低企业融资价格。 ”岑智勇说。
近20家香港类证券公司有收购的可能性
上述人士表示,寻求海外并购的中资证券公司以国际化刚刚开始的证券公司为主,希望收购同业上市企业。 这不仅可以迅速建立海外融资平台,还可以领取牌照,因此可以迅速开展在香港的业务。 这也有助于中资证券公司拓展国际业务,开展国际化运营。
据了解,中国资本证券公司要进军香港开展国际化运营,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以中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为代表的无到自然快速发展模式,一种是以海通国际、西南证券为代表的并购快速发展模式。 两种快速发展模式各有利弊,但对于“后来者”来说,要迅速启动香港业务,收购牌照齐全的港资或外资证券公司是最便捷的途径,如果被收购的证券公司还是上市证券公司,那就越过了
除中信证券、银河证券、海通证券、中原证券的h股4股和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国际等券商数股外,香港市场还有近20家证券金融类上市企业持有证券相关牌照。 目前,香港大福证券2009年被海通国际收购,敦沛金融也锁定在西南证券。
“最新年度出现损失的,很有可能被收购。 ”岑智勇想。
(责任: df101 )
标题:“内地券商赴港借壳 近20只港资券商股或被收购”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