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7字,读完约2分钟
6月20日,莎莎国际( 00178,hk )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财政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增长19.7%至76.7亿港币,净利润也从19.7%增长6.9亿港币,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5.2%上升至46.2%,这一数据在过去7年中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中指出,业绩良好最受益于内地访港旅客人数的增长,推动了港澳核心市场收入的强劲增长。
事实上,自2003年“内地居民香港自由行”开通以来,香港零售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根据莎莎国际数据,从2003年到财政年度的10年间,莎莎的年收入从15亿港币上升到64亿港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8%。
顺便说一下,现在莎莎国际内地业务所占比例还不到5%。 港澳核心市场收入受益于自由行开放,但自2005年进入内地市场以来,莎莎国际每年面临亏损困境,经营上“南橘北枳”的现象引起市场关注。
企业财报显示,企业在内地的销售增长22.6%,达到3.56亿港元。 其中,该店的销售增长由财年第一季度的负增长变为财年第三季度的正增长。 店铺贡献的增加未能抵消经常性支出的增加,但企业在内地的损失得到改善,亏损额从上一年度的3130万元缩小到3010万元。
投资零售领域研究员杜岩宏告诉记者,莎莎模式在港澳核心市场取得成功,与其低价销售的策略密切相关,但用同样的策略复制到内地是“水土不服”的。 另一方面,由于大陆需要高增值税、税金,因此难以得到价格的特征。 另一方面,品牌的低价销售战略在代理商层面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莎国际主席兼行政总裁郭少明表示,财政年度第一季度(年4月至6月16日(内地零售销售和该店销售分别为0.5 )和2.1 )出现倒退,是因为第一季度较去年年末季度有了经营战略变化。 郭少明表示,萨沙财政年度计划在内地新建20多家高档门店,门店面积和商品数量少于常规门店,租金、装修、人力等价格方面节约40%至50%,预计期间内地亏损将继续减轻。
一位分析师表示,近两年来,莎莎国际不断调整内地战略,亏损局面有望结束。 根据海通国际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企业期望通过调整门店位置、产品组合刺激销售、提高门店效率等手段,使内地业务在财年扭亏为盈。
今年以来,莎莎国际股价上涨约17%,至5月22日创下1997年上市以来盘中历史最高值8.851港元。 截至上周五( 6月21日),莎莎国际下跌3.75%,报收于7.44港元。
标题:“莎莎国际2013财年营收增两成 内地少亏120万”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