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1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融盛重工( 01101.hk )爆出员工围着厂门领工资、“缺钱”等一系列谣言,企业随后紧急停牌。 大股东张志融承诺提供2亿元免息贷款缓解上市公司困境,但重卡后股价仍下跌16%,表明市场对企业前景不屑一顾。
融重工曾经是“三结合”的典范。 民间资本敏锐的嗅觉、地方政府的绩效需求、以及国有企业高管价值的重新评估,这三者于2005年有机结合,造就了江苏在如皋的一片滩涂上这家员工人数最多达2.8万人的造船公司。 融重工被视为民营企业效率、活力的象征,挑战海量的国有资本,年上市时,手持订单量已超过两家央企造船集团,居世界第五、中国第一,这样骄人的成绩令人侧目。 但现在这家企业的资金链紧张,员工裁掉过半,股价下跌,熔盛重工早就风光不再。
为了激励投资者,融盛重工再次重申了“转型升级”的策略。 即成为为能源公司服务的综合重工公司,言外之意是加快海洋工程板块的快速发展。 作为航运业的相关产业,造船业也是强周期领域,这被认为是此次熔盛重工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由于融重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强在造船行业有丰富的经验,担任过许多大型造船公司的高级管理层,自然明白其原因,5年后造船板块占业务构成的比例下降到50%左右,剩下的3大板块海洋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也达到了50%,造船工 年报显示,造船业务仍贡献95%的应收账款,但海洋工程板块收入为零,这几年来,融盛重工的“调结构”没有明显成效。
对盛重工来说,“调整结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挑战是造船业的“脱产能化”。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风险,也是世界性的现象。 中国造船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融盛重工更是如此,让员工“休假”也是不得已的。 目前,熔盛重工的手持订单仍然是中国第一,经常被吹捧,但现在不是公司的利润。 这占用了公司的资金,分散了管理的劳动力,加剧了变革的难度。 特别是融盛重工目前拥有大量干散货船和超大型矿山船,前者市场遭遇惨烈的降雨,后者因中国船东的抵制难以进港,都给订单的履行带来了不确定性。
第二大挑战是修复与中海油的关系。 去年7、8月,在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松的关键时刻,张志溶内幕交易事件爆发,引发中海油高层愤怒。 此后,张志溶因1400万美元的认罚选择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解,这严重损害了与中海油的关系。 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工设备诉求方,曾是融盛重工的大客户,但自内幕交易事件以来,中海油从未向融盛重工订购过海工设备。 融重工目前海运运营商的订单是,船东是海外客户,修复与中海油的关系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一大挑战是海工产业本身的不确定性。 虽然很多人认为造船业是低毛利润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产业,但海工是高技术含量、高毛利润的朝阳产业,很多造船公司纷纷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工板块都赚钱。 最明显的例子是中集集团( 000039.sz ),2009年中集集团以17亿美元完全收购烟台的竞争对手,转行做海工。 尽管中集集团寄予厚望,但烟台竞争对手的业绩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自2007年以来连续亏损3年,亏损总额达到27亿元,极大地拉动了企业的业绩。 而且,海工产业是能源领域的相关产业,也有很强的周期性。 如何抵制海工产业的周期性,可能不亚于现在造船产业的周期性。
(责任: df080 ) )。
标题:“熔盛重工“调结构”的三重挑战”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