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4字,读完约2分钟

  黄釉早起出现在唐代,但当时由于工艺不行纯熟,器物比较粗糙,品质也不稳定,因此以民间运用为主。但到了明清两代,黄釉成为‘皇’专属的釉色,这两朝对于黄色的运用有着十分明确的界定,比如在清,里外黄釉为皇太后、皇后用,里白釉外黄釉为皇贵妃用,黄地绿龙为贵妃用,以下妃子、常在则不许用黄釉瓷器。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于乾隆时曾奏明皇帝将破损的黄釉器都押运京城处理,以防技能外传,可见黄釉价值不菲。黄釉地轧道粉彩三阳(羊)开泰碗的有序烧制从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据《清档》记载,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传旨:“交唐英烧造,其碗外面俱烧彩色各色地杖,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利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年节用三羊开泰。”此一成法沿用至晚清光绪年间,清各朝均以乾隆为范本仿效,一直沿用至光绪,今后则少见。因此这是一类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瓷器。

古玩

  图中这套对碗为清光绪官窑器中上好的,口径15厘米,斜弧腹下收,圈足。内壁及底施白釉,莹亮光润,碗心青花双圈内绘三只羊在树下休息,寓意“三羊开泰”,青花圈外饰折枝花卉及石榴、鱼、满意等吉利图案。外壁以黄釉轧道为地,上饰杂花瓶、石榴、满意等杂宝纹,留三个圆形开光,其内分别绘三只羊,或站或卧,姿势各异,与碗心三羊相照应。轧道,又名雕地,宫中称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耙花,它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绣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凤尾纹,终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而粉彩轧道工艺便是把粉彩和轧道两种工艺有机结合,形成珠联璧合的惊艳作用。

     文章源自:古玩    http://www.yzmacaultd.com/

标题:古玩:明清黄釉成为皇家专属的釉色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2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