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5字,读完约4分钟
沪港通正在改变香港证券公司的生态。
星期三突然接到香港证券公司投资总监的电话。 他来广州了。 我希望你能看看笔者和他一起新决定的广州办公室。
几个月前,他已经在家,一度计划自己做私人。 在香港,其实只要有人脉,即使只有几百万港币的资金,也可以注册持有卡的私募基金。 但是,原东家优厚的待遇再次打动了他,加上加薪的两倍,复职后首先让他休带薪假。 更重要的是,一边是投资监督一边分开了广州的分公司。
广州,这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似乎再次再现了2007年的活跃。 当时,由于港股直通车,cbd天河北一带聚集了很多香港证券公司内陆的分支。 现在是上海港通,看起来和珠江三角洲的资本没有关系,但敏锐的香港机构依然闻到了财富的味道。 上述投资监督曾担任内地证券公司的干部,所以当然是合适的人选。
闲谈中发现,香港证券公司对沪港通的热情不亚于内地证券公司。
仅上个月末,香港就有近30家证券公司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参加申请,但现在已经接近100家。 人人都有热情,但好事者解体,沪港通对交易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券商都能满足这样苛刻的软硬件要求。 对大陆证券公司来说,香港中型证券公司的规模可能连大陆营业部都不如。
笔者在港岛中环一带访问过很多香港当地的证券公司。 例如,中环广场的大楼有几十家小型证券公司。 有些证券公司除了门外,只有两个房间。 大的有收费站和报价大厅。 在证券公司,孖展的坏账上限只有500万港币,不如内地的零头。 即使是上市的证券公司,也有创业板和主板的区别。 创业板上的证券公司大多选择了尽情享受财技。 谨慎的投资者不妨看看它们的k线图是否有相当大跨度的跳跃空间隙。 每一次跳跃空间隙都意味着拆分股份或合并股份。
几个月前,笔者曾在马会上听到香港金融业协会会员在艰苦奋斗。 香港金融业协会在马会有一个大行李箱。 笔者作为来客进入时,手腕上戴着圆形的卡片。 是像澳门的狗卡吗? 言归正传,该会员为创业板企业董事长,香港创业板企业不仅不像内地那样风光,备受赞誉,还能轻易找到有实力的投资者。
据他介绍,香港创业板企业不赚钱,但每年的支出不少。 例如,固定的鉴定需要几百万港币,按照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创业板企业也必须有几个董事、一个董事,年薪低则几十万美元,高则几百万美元。 他哀叹创业板企业的老板有时像个临时工。
但是,现在的香港创业板企业似乎迎来了巨大的机会。
3年前,也就是年,香港普通创业板企业壳可以卖约3000万到4000万港币,而现在普通创业板壳接近1亿美元。 如果是金融企业壳的话,价格更高,很快就会变成2亿到3亿港币。 在香港,金融企业拥有证券公司、基金、贵金属交易等多种牌照。
这些壳的背后,可能是香港正在加紧登陆内地企业。
根据最近的公告,投资者很容易发现香港主板外壳的价值。 例如,内地西南证券欲借壳的敦沛金融,在信息披露前,市值仅为3亿港币。 信息公布后,曾一度上涨至9亿港币,但笔者曾仔细测算过整个壳的价格,约需要11亿港币。 几乎是敦沛金融前几个月市值的三倍。
但是,即使内地证券公司有实力,要找到合适的壳也不容易。 香港目前有约4家上市中资证券公司、几家红筹证券公司、20多家上市的当地证券公司。 但是,一些证券公司,除非市值数十亿港币,是财力雄厚的内地金主,否则通常的内地证券公司,还吃不饱。 因为没有溢价,香港的证券公司不能卖,有相应的实力,但已经在香港登陆了。
目前,只有市值在10亿港币以下的香港当地证券公司有被收购的福气。 粗略计算一下,这样的证券公司除敦沛金融外,大概只有11家。 其中一家公司已经被一家中央企业兼并。 剩下的10家公司、2家公司已经传出了咨询的消息; 剩下的8家公司,其中一家后面是香港的大财团,并不缺钱。 那么,围绕剩下的7家公司的争执,是不是很残酷呢?
至于其他在香港上市的金融企业,例如创投的企业、贷款的企业,不少,但由于财务关系多、复杂、地雷多,内地的证券公司应该不感兴趣吧。 因此,大胆推测,下一批漂亮的香港壳牌企业,摇身一变,可能会成为热门中资证券的商股。
(责任: df101 )
标题:“沪港通改变香港券商生态 壳资源2月暴涨3倍”
地址:http://www.hkcdgz.com/xgxw/2363.html